转自:人民网-云南频道
在云南省西盟县翁嘎科镇龙坎村橡胶二队,一片中缅边境的橡胶林深处,走出了一位中国大学生女篮队员——娜汉。这个身高仅1米69的佤族姑娘,用汗水和毅力打破了“篮球是巨人运动”的刻板印象,从寨子里的破旧的篮球场一路拼搏,最终站上了世界赛场。
暑假,娜汉回家帮父母割胶。艾嘎摄
橡胶林里“长出”的篮球梦
龙坎村橡胶二队距离中缅边境仅5公里,娜汉的父母是终日与胶刀为伴的胶农。清晨5点,薄雾笼罩的橡胶林中,割胶的沙沙声早已响起。在胶林里奔跑长大的娜汉,从小就对篮球充满热爱。
“那时候的篮球场连水泥地都没有,篮板是块木板,球砸上去都摇晃。”娜汉笑着回忆。没有专业球鞋,她就光着脚打;没有标准场地,坑洼的泥地就是她的训练场。
大山里的劳作成了最特别的体能训练:清晨5点摸黑割胶,烈日下往返山路运胶汁,这些城里孩子难以想象的日常,铸就了她钢铁般的意志。
如今站在国际赛场,娜汉依然保持着“多刻苦一些”的信念。就像寨子旁的橡胶树,割得越深,汁液越丰沛。“现在训练再累,能比顶着暴雨收割胶辛苦吗?”她反问。
在第32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子篮球决赛中,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队勇夺冠军(右一为娜汉)。图片
初中时,普洱市的篮球教练发现了这个佤族女孩。尽管她速度快、球感好,但矮小的身高在篮球场上并不占优势。“别人都说我不适合打篮球,但我偏不信。”娜汉说,她把所有的“狠劲”都留给了自己。
为了弥补身高上的劣势,她总是最早到训练场、最晚离开。队友们叫她“橡胶女孩”——像橡胶一样坚韧,再大的压力都能弹回来。这份“狠劲”让她一路突围:从云南省体育工作大队到云南师范大学,再到入选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队,参加第32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,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一枚沉甸甸的金牌。
“成功就是要坚定自己选择的路,再多的苦也要挺过去。”娜汉的球衣总是湿透,手掌磨破又结痂,但她的眼神始终坚定。
娜汉和父母。艾嘎摄
父母的大爱托举
斑驳的屋檐下,娜汉的父母——一对被烈日晒出古铜色皮肤的佤族夫妇,正用粗糙的双手摩挲着女儿的奖牌。
“女儿从小就爱打球,我们虽然不懂篮球,但知道这是她的梦想。”父亲岩马来不善言辞,却用行动支持。
懂事的娜汉总是报喜不报忧。电话里,她总是对父母说“教练表扬我了”“又投进了关键球”,却从不提训练时扭伤脚踝和磨破手掌。但父母总能从她疲惫的声音中听出端倪。“看到她摔倒又爬起来,我心疼得直掉眼泪。”母亲娜让抹着眼泪说
比赛结束回家后,娜汉(左)和朋友一起打球。艾嘎摄
归来:割胶、打球、追梦
这个暑假,娜汉回到了家乡。清晨,她像小时候一样帮着父母割胶;午后,她带着寨子里的孩子在翻新的篮球场上奔跑。当年的破旧球场已铺上水泥,篮板也换了新的,但娜汉依然记得在这里流过的汗和受过的伤。
“篮球让我看到了山外的世界。”娜汉说,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带父母去北京看看天安门。而此刻,她更想做的,是让家乡更多孩子相信:山再高、路再远,只要敢拼,梦想就不会被阻挡。
炒股配资咨询,最新股票配资平台配资,平台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